一眼千年 追寻那些“活”越古今的“国宝”

在中华文明5000多年发展历程中,文物是最好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也因岁月的洗礼而倍显珍贵,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它背后一段厚重的历史,也深藏着中华文化绵延至今的基因密码。

无心号四卷带您了解

一眼千年 追寻那些“活”越古今的“国宝”

为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网友领略国宝文物的价值与魅力,山东广播电视台推出系列微纪录片《国宝在山东》。纪录片《国宝在山东》第一季共6集,每集6分钟,以珍藏在山东各个博物馆的国宝级文物为切入点,充分挖掘文物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价值内涵,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新颖时尚的表达讲述每一件文物,生动展现文物背后蕴藏的故事,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通过全新的呈现方式让文物“活”起来,以全新视角带领观众读懂中华文化,寻找中华魂魄,领略国宝文物不朽的价值与魅力。第一集《大汶口文化红陶兽形壶》就以动画的形式展现了文物“红陶兽形壶”的诞生,讲述了主人公丽和“它”“双向奔赴”的一生。纪录片的结尾是当5000年后的“它”被安放在博物馆的玻璃盒子里被人们参观时,而它,似乎也在周围的人群中,看到了丽的笑脸。短短6分钟跨越千年,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加持”,了解文物的“人生”,文物从此不再“高冷”,而是成为带着故事、温度、情感寄托的存在,让人深深感受到“中华文化”四个字沉甸甸的含义。

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思想的发源地,齐鲁大地上丰富的文物,是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其中的国宝级文物,让我们领略到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和博大精深,是先祖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为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山东始终把文物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做好顶层设计,实施顶格保护。相继出台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若干措施》《文物保护利用“十大工程”实施方案》《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行动计划》《山东省文物全科人才定向培养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文物工作格局。在近期举办的山东省2024年度“4·18”国际古迹遗址日活动现场,2024年山东省10项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启动,济南千佛崖造像等保护展示项目入选。在今年召开的山东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上,要求抓好构建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体系、强化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等的整体保护、加强考古研究和历史文化阐释、创新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健全严字当头的法规制度体系五方面工作,全面开创了全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新局面。

围绕让文物活起来,山东加强挖掘利用,创新转化手段,一大批文保单位、遗址遗迹、文博场馆、古镇古村被纳入旅游线路,促进了文化遗产和旅游产业相互赋能。目前,全省已对外开放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180处,其中建成景区并开放620处。在今年的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作交流会上,推介发布“文润海岱游读齐鲁”山东省十大文物主题游径,根据文物类型、价值特色和分布状况,把分布在齐鲁大地上的文物资源统筹利用、串珠成链,以线性文化遗产方式打造主题鲜明、内涵明晰、影响突出的历史文化之旅,是山东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出新出彩、赋能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新名片”。同时,加强对基层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作的指导,开展优秀案例宣传推广,全面提升县域文物主题游径建设水平,让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在山东全面开花,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名片。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文物是历史绝唱,也是时代回响。山东正满怀信心对文物加大科学保护和有序传承,“国宝”才能够以更多样的面貌走近公众。透过这些成色厚重的“国宝”,我们与历史的对话得以实现,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得到激发,古老的中华文明和厚植的中国精神也在齐鲁大地上绽放出新时代的韵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97552693@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本文链接:https://hbwxh.com/n/9864.html